濟南市“十二五”節能規劃
(三)完善節能財稅政策,加大節能政策支持。一是完善節能財政政策。加大財政對節能的支持力度。繼續在財政預算中安排節能專項資金并逐年適當增加,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節能重點工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高效節能產品推廣、高能耗設備淘汰補償和節能管理能力建設等。進一步加大財政基本建設投資向節能環保項目的傾斜力度,繼續加強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和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管理,專款專用促進節能降耗。二是執行鼓勵節能的稅收政策。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在節能方面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對取得節能、節電、節水顯著效果和從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企業、單位,依法依規給予稅收優惠,鼓勵更多社會資金投資節能環保產業。三是完善推動節能的價格政策和投融資政策。嚴格執行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差別電價和超耗能加價標準。落實國家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政策,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利用余熱余壓、煤矸石和城市垃圾發電,并實行相應的電價政策。建立和完善綜合性的節能融資服務體系,加強節能融資信息服務,拓展節能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擔保機構、投資公司支持節能投資項目,為企業實施節能項目提供靈活多樣的融資服務。
(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建立節能市場機制。一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節能服務產業發展,以合同能源管理分享節能效益為基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市場化節能服務機制。制定激勵政策,加強行業監管,強化行業自律,營造有利于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加強用能計量管理,督促用能單位按規定配備能源計量器具,為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提供基礎條件。組織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扶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壯大一批綜合性大型節能服務公司,建立規范有序的節能服務市場,使合同能源管理成為用能單位實施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二是積極推進節能產品認證。研究制定推進我市節能產品認證的實施意見,對通過國家節能產品認證的實行獎勵,并納入濟南市節能產品政府采購補充清單。新建、改建、擴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優先采用通過認證的節能產品。圍繞全市產業布局,以節能認證產品為引導,提高企業節能產品認證的積極性,加快培育形成節能產品產業集群。貫徹《節能自愿協議技術通則》國家標準,鼓勵用能企業與政府簽訂節能自愿協議。三是實施節能量交易試點。積極探索能耗總量控制的方法,按照節能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原則,結合我市和各縣(市)區經濟發展水平、產業分工、能耗狀況、節能潛力等情況,科學預測設定能耗總量指標,條件成熟時建立強度指標和總量指標相結合的約束性節能指標體系。在科學分解各縣(市)區節能任務目標的基礎上,制定相關標準,搭建節能量交易平臺,開展節能量交易試點。適時引入能源消費總量交易制度,優化用能結構和工業布局。
(五)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節能產業體系。一是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按照拓展發展空間,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部署,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農業,嚴格落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堅決控制新上“兩高”項目,“十二五”期間,全部新上工業項目的萬元增加值能耗控制在0.83噸標準煤以下,第三產業項目的萬元增加值能耗控制在0.51噸標準煤以下。在經濟總量不斷增加、整體產業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十二五”末,將全市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4∶38∶58。二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魯能電氣產業園、紅帆低碳產業園、北車風電項目,力諾、桑樂等為核心企業的太陽能光熱光伏產業,鍋爐集團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生物質鍋爐、電站鍋爐及其設備,發光二極管照明和新能源汽車,地源熱泵等,提高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和水平,為技術節能提供物質支撐。按照新口徑,高新技術產值比重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三是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淘汰落后產能。加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實施力度,利用先進成熟的節能技術對傳統產業實施節能改造。調整優化鋼鐵、化工、建材等基礎原材料產業,改造提升消費品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挖掘市場消費潛力,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四是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大力推廣應用太陽能熱水器,積極實施光伏發電工程,因地制宜的發展風力發電、地源熱泵、生物質能應用項目,不斷提高新能源的使用總量。大力推進潔凈煤、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使用,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在全市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通過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優化我市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加強節能組織領導,深化節能全民行動。一是健全節能工作機制。各級政府要把節能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節能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節能目標責任制度和節能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節能目標責任考核辦法,保證考核指標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推行雙目標責任考核。繼續實行節能問責制,對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的政府、部門和重點用能企業,嚴格進行節能績效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同時,充分發揮各主管部門的作用,加強溝通,形成左右協調、上下聯動的節能工作機制。發揮節能中介作用,為企業提供節能信息、技術咨詢、宣傳培訓、節能產品推廣等服務工作。二是加強節能能力建設。加強節能管理信息平臺、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大型建筑節能監控信息平臺等節能基礎建設,建立和完善節能管理支撐體系,全面提升能源計量、數據采集、統計分析、節能監測檢查、預測預警等方面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執法隊伍和能力建設,提高各級節能監察機構依法管理的裝備水平。積極組織能源管理師培訓,培育高素質的能源管理隊伍。建立和完善節能專家庫,為能源監測、能源統計、能源審計、節能咨詢等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深化節能全民行動。積極開展節能宣傳,通過舉辦展覽展示會、研討會、技術交流會、現場體驗活動,印制宣傳畫、宣傳手冊,播放公益廣告等,促使全社會樹立節能理念并為節能作貢獻。加強政府和企業節能管理人員以及重點用能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提高節能管理和操作水平。以宣傳節能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重點,深入開展節能專題活動,弘揚節約風尚,倡導綠色消費,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參加節能的良好氛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