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二五”規劃
(四)環境指標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削減。完成國家下達的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項污染物減排的約束性指標;協同控制與上海環境質量密切相關的總磷、揮發性有機物和細顆粒物(PM2.5);“監測、統計、考核”三大體系建設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中心城區環境鞏固并進一步提升,重點地區環境污染矛盾得到緩解,郊區和農村環境逐步改善。主要環境質量指標進一步提高,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0%左右,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達到80%以上,復合型污染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森林覆蓋率達到15%。
——環境風險防范能力進一步增強。飲用水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0%以上;污水、固體廢物收集處置能力和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率達到85%以上,人均生活垃圾處理量減少率達到2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形成比較完善的風險源控制體系、輻射和危險廢物監管體系和突發污染事故應急體系。
——優化發展的水平進一步提高。高載能高污染行業減污并控制規模,郊區工業按規劃加快集中和調整,加快產業結構和布局優化。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明顯下降,單位生產總值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強度分別下降35%以上。
專欄3“十二五”環境保護主要指標
(1)此指標將根據環境保護部調整后的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予以調整。
(2)指國控斷面水質,并扣除上游來水影響。
(五)工作重點
今后五年,上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的重點是污染減排、環境整治、風險防范和優化發展。
——以污染減排和總量控制為重點,切實改善環境質量。在推進脫硫脫硝、電廠高效除塵、畜禽污染治理、污水處理和副產品處置等工程減排的同時,更加突出管建并舉和結構減排,加強減排設施的運行監管,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中小鍋爐清潔能源替代、黃標車淘汰、化工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控制等工作,并強化總量控制的“倒逼傳導機制”,促進發展轉型。
——以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解決市民關心的環境問題。著力縮小城鄉環境差異和緩解重點區域污染矛盾。城市化地區基本消除污水收集管網盲區,優化調蓄池和雨、污水泵站運行,繼續加強噪聲、揚塵和機動車污染控制。農村地區要繼續推進以生活污水、垃圾處理和河道整治為主的村莊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時,積極推進崇明生態島建設,推進寶山南大、金山衛、青東農場等重點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和高橋化工、杭州灣化工石化集中區等區域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
——以完善環境風險防范體系為重點,全力保障環境安全。從重點控制常規污染逐步擴展到控制危害環境與健康的各種環境風險,加強對重點區域(飲用水水源地、黃浦江沿岸和居民集中區等)、重點行業(鋼鐵、化工、石化等)、重點環節(輻射源和危險廢物收運、轉運和處置等)的環境風險防范。
——以環境準入和政策引導為重點,促進產業發展轉型。通過淘汰、準入、標桿環境標準同時驅動,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促進工業區塊以外企業逐步實施轉型調整,并向104個工業區塊集中。同時,繼續開展低碳和循環經濟試點示范。著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促進畜禽養殖向規模化經營模式轉變,推動種養結合農業生產模式的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