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二五”規劃
三、“十二五”時期上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主要任務、措施
(一)水環境保護
以確保飲用水安全和改善水質為目標,著力推進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全面推進水環境治理與保護。總量控制指標在化學需氧量基礎上增加氨氮,并兼顧總氮、總磷污染排放控制。
1.全力保障飲用水安全
完善水源地規劃布局。充分發揮青草沙水源地功能,著力解決黃浦江上游水源地開放性問題,基本形成“兩江并舉、多源互補”的飲用水水源格局。完成青草沙水源工程配套設施、陳行水庫原水連通管、東風西沙水庫及配套設施、黃浦江上游奉閔支線等工程建設;啟動黃浦江上游原水取水口連通工程建設,完成黃浦江上游水源地規劃研究工作。
加快推進中小水源地歸并和供水集約化。加快推進中小水源地歸并,2012年底前完成除崇明島外所有中、小水源地歸并工作,2015年前關閉全市中、小水源地。新建、改擴建金山一水廠等17座水廠,同步關閉60座左右鄉鎮水廠,新增供水能力158萬立方米/日;黃浦江水源水廠全面實施深度處理工藝改造,長江水源水廠完善水質達標工藝,改造中心城區供水管網約350公里,郊區主干網約800公里。
強化水源保護區環境監管。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和《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相關要求,完成水源保護區劃分、警示標志設立和圍欄建設,并落實各項污染源關停、整治措施。加強對飲用水水源地內運輸船舶等流動風險源和周邊風險企業的監管;建立長江口、黃浦江上游水源地水環境安全預警監控系統。完善多部門聯動的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和跨界水污染事故處置應急聯防聯動機制,提高應急響應的技術能力和水平。
專欄4水源地環境保護
按照2010年3月上海市政府發布的《上海市主要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邊界劃定和調整專項規劃》,上海目前有四個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即青草沙、陳行、東風西沙和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前三個為封閉的水庫型水源地,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二級保護區,黃浦江上游水源地為開放的河流型水源地,在劃分飲用水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的同時,仍保留準保護區。
上海自2010年3月1日正式施行《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對各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提出了嚴格的管理要求。(1)一級區實行封閉管理,不得存在與供水和保護水源無關的項目。除黃浦江上游河道允許通航以外,一級水源保護區將建設隔離圍欄,實施封閉管理,禁止進行任何與水源保護和供水作業無關的活動。(2)二級區不得排放污染物,注重改善水質。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項目,禁止設置畜禽養殖場,在淀山湖和元蕩不得從事投餌養殖,限制農藥和化肥的使用。(3)準保護區實施排放標準和總量要求雙重控制。禁止新建、擴建污染水體的建設項目或者會增加排污量的改建項目。(4)加強碼頭設置和船舶運輸管理。禁止在水源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危險品裝卸碼頭,一級、二級區內已建成的危險品碼頭必須拆除或關閉,其他碼頭必須采取污染防治措施;青草沙、陳行、東風西沙一級區內禁止船舶通行,黃浦江上游水源及其他水源保護區,禁止運輸國家禁運的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的船舶通行。
2.進一步完善水環境基礎設施
繼續提高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推進白龍港二期、青浦徐涇、奉賢西部、金山朱涇等污水處理廠的新建、擴建,并提高設計處理水平,污水處理能力新增110萬立方米/日。進一步提升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完成白龍港南線東段輸水干線工程,新建一、二級污水收集管網1180公里,基本實現城鎮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加強截污納管,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基本完成全市建成區直排污染源截污納管和雨水泵站污水截流改造,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同時推進再生水回用。
繼續推進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建設竹園污泥處理工程、石洞口污泥焚燒完善工程和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嘉定等區縣的污泥處理工程,全市污泥處理率達到85%以上,基本實現全市污泥的有效處理和安全處置。
著力推進城市徑流污染控制。逐步對分流制系統泵站進行旱流截污,對混接地區進行雨污混接改造;提高合流制系統泵站截流倍數,優化調蓄池運行,大力削減市政泵站污染負荷。完成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規劃,推進初期雨水截流調蓄設施的示范工程。
3.繼續加強河道整治與生態修復
繼續開展重點河道綜合整治。以蘊藻浜、淀浦河為重點帶動兩岸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十、百、千、萬”河道整治工程,重點加強界河綜合整治。加強河道保潔和設施維護,建立中小河道輪疏機制;完善水資源調度方案,提高水資源調控能力。
繼續推進太湖流域和重點湖庫水環境綜合治理。推進青西三鎮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計劃,確保完成上海地區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任務。深入研究淀山湖、滴水湖等主要湖庫的富營養化問題,防治湖庫富營養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