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
二、開展重要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
北京市礦產資源勘查總體方向:砂石、磚瓦用粘土、金礦等固體礦產資源在全市行政區范圍內禁止勘查;其他固體礦產資源在城區和新城區范圍內禁止勘查,其他地區限制勘查。礦泉水資源城區和新城區范圍內禁止勘查,其他地區限制勘查。地熱資源在全市行政區范圍內限制勘查。
開展固體礦產資源戰略儲備調查評價。在密云北部地區進行鐵礦資源潛力調查評價,面積為1500平方千米;開展煤礦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包括門頭溝煤礦勘查區和房山煤礦勘查區,面積分別為960平方千米和140平方千米,查明煤炭、鐵礦資源潛力。加強房山區漢白玉普查,面積為50平方千米,提高重點礦種后備資源量。提交333級漢白玉資源量20萬立方米,334級煤炭資源量5000萬噸,334級鐵礦石資源量2000萬噸。
開展地熱資源調查評價。重點調查評價沙河東南、小湯山東南、良鄉北大灰廠—崇各莊地區、城區西北衙門口—北太平莊一帶(包括奧運公園地區)、天竺、后沙峪周邊地區、鳳河營及永樂店—西集、延慶(延慶熱田范圍內)等地的地熱資源總量和開發潛力,為開發地熱資源等可再生資源提供后備基地與資源保障,主要包括:昌平、朝陽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分區;房山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分區;順義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分區;通州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分區等4個區。對小湯山鎮附近、東南城區及良鄉鎮附近等地的地熱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勘查與研究;對延慶、京西北、天竺、雙橋、李遂等地熱田進行重點勘查評價,適當補作少量深部(3500米深度以內)地球物理勘探;對后沙峪、鳳河營地熱田和良鄉熱田南部地區,安排適當的地熱資源勘查。主要包括延慶地熱勘查區、京西北地熱勘查區及京東南地熱勘查區等3個區,面積分別為143平方千米、418平方千米和1039平方千米。
開展淺層地熱能資源調查。在平原地區開展地源熱泵和水源熱泵適宜區淺層地熱能資源調查,主要包括:城區及附近地熱勘查區、順義地熱勘查區、平谷地熱勘查區、密云地熱勘查區、懷柔地熱勘查區、昌平地熱勘查區、延慶地熱勘查區、房山地熱勘查區等8個區,面積分別為2069平方千米、269平方千米、45平方千米、56平方千米、45平方千米、39平方千米、30平方千米和47平方千米。初步查明淺層地熱能資源的分布狀況,開展淺層地源和水源地熱能資源長期監測工作,促進淺層地熱能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
開展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開展平原地區150米以下第四系深層地下水的調查評價、平原區隱伏巖溶水的勘查評價,重點對海淀、昌平、順義、平谷、房山及大興隱伏巖溶水進行勘查評價,尋找新的水源地和應急后備水源地。
三、建立地質勘查工作新機制
在現行各項法規和政策基礎上,針對城市地質調查等關鍵領域,制定和完善地質勘查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為拓展服務功能,從找礦地質轉向水、工、環地質為主提供法規政策依據。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地質勘查水平。推進地質科技創新和地學技術研究,圍繞地質勘查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的開發應用,培植技術創新成果源。保障公益性地質勘查經費投入,將公益性地質勘查隊伍經常性支出等有關經費列入財政支出的重要內容,切實保障公益性地質勘查隊伍的運行和工作開展。進一步深化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改革,逐步建實、建強公益性地質勘查隊伍。
第五章 礦產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
一、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量調控
(一)明確主要礦產資源調控方向
根據北京市城市總體功能定位、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確定在規劃期內禁止開采的礦種為建筑用砂石、磚瓦用粘土和金礦;限制開采的礦種為除上述禁止開采礦種以外的固體礦產,以及地熱、礦泉水。
(二)調控重點礦種開采總量
對煤炭、鐵礦、地熱、礦泉水、石灰巖礦等重點礦種進行總量調控。
煤炭:規劃期內,煤炭年開采總量控制在600萬噸以下。
鐵礦:嚴格控制鐵礦開采總量,規劃期內年度開采總量控制在500萬噸以下。
地熱:實行保護性限量開采,嚴格控制開采總量。至2010年,全市地熱年開采總量控制在1500萬立方米,年回灌量不少于500萬立方米,地熱水的年實際消耗量控制在1000萬立方米以內;2015年基本維持2010年水平。至2020年,全市地熱水年開采總量控制在2000萬立方米,年回灌量提高至1000萬立方米,使地熱水的年實際消耗量控制在1000萬立方米以內。限制東南城區熱田、良鄉鎮附近及小湯山集中開采地區的開采,適當加大資源較富余、目前開采量不大的延慶、京西北、天竺、李遂、雙橋、良鄉南部及鳳河營等地熱田的開采。
礦泉水:礦泉水實行保護性限量開采,開采企業總數不超過62個,年開采總量控制在批準的允許開采量范圍之內。
非金屬礦產:2010年,石灰巖礦年開采總量控制在600萬噸左右,并實現逐年減產。規劃期內,漢白玉年開采總量控制在2000立方米,磚瓦用頁巖開采總量控制在40萬噸,葉臘石開采總量控制在2萬噸。
(三)總量調控手段
1.加強礦產資源領域國情調查工作,系統開展全市煤炭、鐵等重要礦產資源儲量利用和礦業權核查,全面掌控礦產資源儲量利用情況,為礦產資源總量調控奠定基礎。
2.將煤炭、鐵礦、石灰巖、漢白玉、葉臘石等礦產開采量逐年分解落實到各區、縣、鄉鎮及企業中,并嚴格年檢年報制度,對超量開采實施經濟或行政處罰。
3.嚴格礦業權審批和設置,規劃期內原則上不再新設固體礦產的探礦權和采礦權。繼續推進對煤炭、非金屬建材等礦產資源的整合工作,大力壓縮固體礦山數量。
4.加大礦產資源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偷挖盜采,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整頓與規范。加強對礦山開采的動態監管,定期檢查和監督,保證總量調控指標的完成。
5.運用經濟手段從消費端控制地熱資源的開采總量,適當提高洗浴業、公共娛樂場所的地熱資源補償費征收標準;嚴格控制開采指標,執行超采加價收費制度;充分利用遠程傳輸等先進技術,加強對地熱開采總量的監管。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