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金融改革發展“十二五”規劃
(二)全面推進統籌區域金融協調發展。
1.進一步提升廣州、深圳區域金融中心輻射帶動能力。
廣州市要加快建立與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適應的現代金融體系和金融高端集聚功能區,著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實把金融產業作為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加快發展,在繼續保持好傳統金融服務業優勢的同時,著力提高金融業綜合實力、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增強在全省乃至華南地區的金融產業發展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著力打造區域金融管理營運中心、區域銀行保險業務中心、區域支付結算中心、區域產權交易中心、區域金融教育資訊中心、區域財富管理中心、區域股權投資中心、區域商品期貨交易中心。
深圳市要充分發揮特區改革開放先行作用和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加快建設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突出的金融體系,擴大深港金融體系合作,在推動珠江三角洲地區和全國的金融改革開放中更好地發揮窗口示范和帶動作用。積極提高深圳金融業的國際化水平,積極穩妥地推進以資本市場為重點的金融服務體系建設,鞏固和提升深圳的全國性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心、財富管理中心和金融創新中心地位。
2.加快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金融一體化發展。
充分利用廣州、深圳兩個區域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場、金融資源、金融人才、金融管理的優勢,創新對接機制,帶動和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金融產業發展水平。加快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金融網點、支付結算體系、社會信用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推動金融機構跨區經營,創新金融市場平臺,引導金融資源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便利流動和高效配置。加強珠江三角洲地區金融監管協作和信息共享。
完善珠江三角洲地區重點城市金融產業分工布局,實施錯位發展,優化區域內金融資源配置,建設城市金融產業體系。佛山市要以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為依托,大力發展金融后援產業,推動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東莞市要加強與深圳市金融深度融合,加快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聚集發展,爭取對臺金融合作先行先試,建設全省地方金融機構改革先行區。珠海市要充分利用連接港澳的地緣優勢,扎實建設橫琴金融創新先行區。肇慶市要加快與廣州、佛山市對接,建設現代金融產業拓展區。
3.大力提升粵東西北地區金融服務水平。
——積極引導珠江三角洲地區輻射帶動粵東西北地區。
探索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區金融先進市與粵東西北重點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市合作機制。引導珠江三角洲地區金融機構通過投資入股或并購重組、增設分支機構、發起設立新型社區金融組織等方式,向粵東西北地區延伸金融服務網絡;鼓勵引導珠江三角洲地區社會資本在粵東西北地區發起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組織)。支持粵東西北地區金融機構、企業利用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市場平臺開展融資和交易,運用金融手段提高招商引資水平。加快廣東金融結算服務系統在粵東西北地區的推廣應用,提高粵東西北地區的支付服務水平。
——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創新特色的金融發展模式。
在粵東地區重點加強金融對產業升級、城鎮化、社會建設和生態保護的金融支持,探索走出金融支持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發展上水平的新路子。汕頭市要積極開展對臺金融合作創新,加快推進地方金融機構改革重組,大力優化信用環境,加大對臨港產業、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的金融支持,力爭建設成為金融強市。潮州市要依托特色產業基地、產業轉移園、高新技術園區等重要平臺,創新金融服務體系,著力推動龍頭企業上市,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汕尾市要打造“深汕特別合作區”金融對接平臺,加快引進金融機構,著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揭陽市要繼續加強銀企合作,大力發展利用資本市場,扎實推進農信社改革,創新重化產業金融服務模式,提高金融支持產業升級服務水平。
在粵西地區重點加強金融對綜合交通網絡建設、重點特色產業、區域合作開放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金融支持,探索走出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金融改革創新的新路子。湛江市要全面推進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充分發揮金融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茂名市要依托石化、能源物流和特色農業等重點產業的產業鏈,開展產業金融綜合創新試點,著力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陽江市要主動融入珠江三角洲地區金融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城市金融服務功能,加快農村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整體服務水平。
在粵北山區重點加強對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生態文化、產業轉移等的金融支持,探索走出金融促進山區科學發展的新路子。韶關市要不斷完善對“雙轉移”和制造業基地的金融服務網絡,促進生態資源資本化,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建立綠色金融示范市。河源市要開展物流金融創新,完善新興產業金融服務體系。梅州市要加快建設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發揮對全省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的示范作用。清遠市要主動承接廣州區域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務延伸,開展金融服務綜合轉型試點,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金融服務轉型的良性互動。云浮市要充分利用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政策優勢,進一步完善金融扶貧機制和政策體系,發揮金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強有力作用,創建全省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生豬產業已經演變成農村居民重要收入來源和城鎮居民...[詳細]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