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智本財富:近十年高凈值人群投資習慣分析報告
2018-08-09 14:56:28 責任編輯: 來源:互聯網
第二章、中國高凈值人群投資習慣變化
1.2008-2009年:房地產投資時代
2008年以前,中國經濟連續快速增長。2007年中國GDP增速達11.4%,創13年來新高。2008年美國的金融風暴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危機,中國政府為避免世界經濟對國內的影響,投入4萬億拉動內需,以保持經濟繼續快速增長。但由于過度投資,國內經濟在2008年很快就顯現出了低迷狀態。
即便處于這樣的經濟現狀,中國仍積累了龐大的高凈值群體,達到了約 30 萬人的規模。根據貝恩公司的數據顯示,2008年的超高凈值人群接近 1 萬人。從持有財富的角度來看,2008 年中國高凈值人群共持有達 8.8 萬億人民幣的可投資資產,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 2900萬人民幣。其中超高凈值人群的個人財富總量達1.4 萬億人民幣,在高凈值人群內部財富占比達16%。
2009年高凈值人群達到32萬人,同比增長6%;高凈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約9.3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全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52萬億,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這些高凈值人群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發達省份,占高凈值人群總量的50%。

1.1投資風格:投資風格保守,注重穩健安全
2008年開始,全球金融市場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發生動蕩,各國政府紛紛極力挽救金融市場,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四國證券市場大幅縮水,跌幅空前,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2008年的財富管理市場表現低迷。連一向發行火爆的銀信合作理財產品也呈現了發行減速的態勢。
受經濟環境影響,總體高凈值人群中,半數左右在 2008 年遭遇了個人可投資資產不同程度的縮水,有 20%的高凈值人士可投資資產穩定不變,更有 30%的人善于把握市場機會,個人可投資資產反而增加。在有資產縮水的高凈值人群中,70%的人把資產縮水控制在了30%以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凈值人士的投資偏向保守,大多數高凈值客戶看不清投資走勢,投資風格呈現保守和穩健狀態。
1.2投資心態:投資心理受挫,持觀望情緒
2008 年中國經濟增長開始放緩,GDP增速降至9%。同時2008年的股市開始大幅回落,房地產增速也同步放緩,部分地區甚至開始出現下降趨勢。
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全球的居民財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失。根據波士頓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財富管理資產額從2007到2008年減少了11.7%。這場危機使富裕家庭損失嚴重,致使百萬美元資產家庭的數量從2007的1100萬戶減少至2008年的約900萬戶。

受這樣的市場環境影響,高凈值人士的投資心理受挫。在本次調研中發現,2008-2009年間,90%的高凈值人士仍然保持觀望態度,投資風格以穩健為主。84%的受訪者表示,這兩年期間他們并不想過多地承擔投資中的風險,投資以購買穩健安全的產品為主;此外,80%接受調研的高凈值人士表示,在經濟并不景氣的情況下,他們的投資非常注重流動性。這個階段的投資只是權宜之計,一旦市場穩定下來,他們希望能夠把資金投向高收益且穩健安全的投資產品上。

(備注:以上的統計結果中,高凈值人士對于三種投資心理有部分重合)
1.3.投資行為:偏向于流動性高、風險低的產品
由于高凈值人士投資風格趨于保守,所以在產品的選擇上,他們更加青睞低風險、流動性高,又能產生固定收益的投資產品。總體來說,房地產、儲蓄現金以及股票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高凈值人群最為青睞的投資工具,占總體可投資資產的比重也穩居三甲。從本次的調研結果來看,在2008-2009期間,79%的高凈值人士的投資比例中,房地產的投資占比居于高位,而儲蓄現金、股票和債券類產品,也是他們相對主流的投資品種,但投資比例遠遠低于房地產。

1.4.投資產品:房地產投資受追捧
受2007年房地產投資過熱的影響,2008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延續了2007年略高于30%的同比增長幅度。到了下半年,由于“抑制過熱”政策的疊加,經濟進入調整周期,加之住房保障制度的推進,房地產投資熱情出現下降趨勢。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從2008年上半年的33.5%下降到2008年下半年的22.72%,下半年漲幅回調明顯,房地產市場的投資熱情依然高漲。而根據《2009年中國房地產投資數據統計報告》顯示的數據來看,2009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量比2008年有所增加。2009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共計3.62萬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了18.5%。可見房地產投資在2009年備受高凈值人群的青睞。

在本次調研中,90%的高凈值人士反映,對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占比高于其他投資品種,主要原因在于:房地產投資在過去幾年的豐厚回報吸引了高凈值人士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相比之下,其他各類投資工具在品種或回報率上相對不如房地產。同時房地產由于屬于長期投資,在其變現費用高、手續繁雜、政策不明朗的前提下,約83%的高凈值人士選擇繼續持有,這充分代表了2008-2009年間大多數高凈值人士的投資風向。所以不少人把這個階段稱之為“房地產投資時代”。

1.5 股票投資“冰火兩重天”
2008-2009年期間,股票投資經歷了“冰火兩重天”:2008年低迷、2009年回暖。2008年由于股票市值大幅縮水,在本次調研中,約有72%受訪的高凈值客戶紛紛降低股票在資產配置中的配比。而2009年當股票市場開始回暖的時候,股票仍是2009 年相對受關注的投資類別,考慮增加股票投資的人約為 37%左右;兩年期間,約有20%投資風格相對激進的高凈值人士在2008 年末和2009 年初期間進行了抄底投資。而對股市投資并不明確以及對未來投資走向不明朗的高凈值人士,67%則選擇了現金儲蓄,以觀望市場動態再“伺機而動”。

1.6 保險、債券和另類投資占比較小
在2008金融危機爆發之時,保險、債券和另類投資受到的影響有限。69%的受訪高凈值人士表示,一方面對保險、債券和另類投資不太了解,所以不敢輕易嘗試,另外一方面對于購買保險、債券和另類投資缺少豐富的渠道,更重要的是,由于2008-2009期間,大部分高凈值人士不具備較強的金融知識和財富管理知識,因此對于不熟悉的領域不會輕易涉入。
在本次調研中,對于藝術品投資、私募基金等特殊渠道的投資,一位高凈值人士的話頗具代表性。“比如,藝術品投資的水太深,我們根本不懂,所以也不會去碰。除非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可能會在專家的指導下去買一些藝術品,但這稱不上是投資。”不少高凈值人士認為,由于對私募機構缺乏信任感,加上對私募基金投資方向不甚了解,所以私募基金在高凈值人群中的投資配比也比較低。

此外,高凈值人群所習慣投資的銀行理財產品,由于流動性高、收益率比存款利率高,獲得了90%高凈值人士的青睞。在調查中發現,83%的高凈值人士在投資過程中,主要鎖定于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和貨幣型基金,選擇這兩種基金的主要原因是其安全穩健。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