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航空運輸“十二五”規劃
四、“十二五”期間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
根據發展目標和總體思路,“十二五”期間,上海航空運輸發展要著力完成以下八項任務。
(一)優化調整上海地區空域結構,提升樞紐空域容量
為實現上海航空“十二五”運輸目標,滿足地方經貿發展對航空提出的需求,積極落實國家有關調整上海地區空域結構的要求,努力解決軍用機場與民用機場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力爭實現2015年浦東、虹橋機場高峰小時飛行量130架次、60架次的目標。
同時,在保障國防安全的前提下,啟動中長期調整目標的相關工作研究,健全上海終端區標準規范,完善軍民航通報協調機制,探討軍民航聯合空管運行機制試點,改革空域管理模式,使上海地區空域資源由軍民混用改為側重民用,有效解決上海地區空域問題,滿足航空客貨運輸需要。
(二)加快上海終端管制中心建設,切實改善空中交通保障能力
在重點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華東地區空中交通管理朝向“統一飛行方法,統一管制方式,統一間隔標準,一個區域由一家管制”目標推進,優化上海地區空域結構、改變空域管理模式的同時,構筑起以上海為中心的中樞航線網絡。
建立上海終端管制區。“十二五”期間,重點建立上海終端區,設計和實施上海終端區內民用機場新飛行程序。改革空域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空管運行和協調機制,并建立空域靈活使用機制,全面改善空域環境,增加空域容量和使用效率。逐步整合上海地區外圍航路航線,提高空域使用率。為發揮上海一市兩場的作用,為長三角地區航空運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使之有效融入國際航空運輸網絡奠定良好基礎。
持續創新管制方式與手段。繼續完善雷達管制運行程序,實現與國際民航組織雷達管制最小飛行間隔標準接軌。加快在華東地區繁忙機場的二次雷達S模式、多點相關監視、場面監視雷達、精密進近雷達等技術的應用,提高場面監視能力;推動國際民航組織最后進近2.5海里、終端區3海里的間隔應用。2012年前,上海終端區實施RNAV1導航標準運行,2015年前實現區域導航技術的區域運行。
優化上海區域管制運行。在上海區域管制中心已經完成了對周邊8400米以上高空管制區域接管工作的基礎上,根據航路航線結構特點結合飛行流量走向及分布狀況,對高空管制扇區進行優化、調整,至2015年逐步形成23個高空管制扇區,并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向下調整現有8400米的垂直邊界以更好的滿足管制運行的需求。
加大設施投入,強化人力資源保障。以新一代空管系統規劃和建設為核心,加大對航管設施的投入力度,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和安全管理規范。提高航空管制水平,加快上海終端區的規劃和建設,實施雷達管制,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綜合保障能力和科技含量。創新培育人才、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激勵人才的體制機制,為民航空中交通高速發展提供結構合理、資源充裕的人才保障。
(三)適時進行機場改擴建,進一步提高機場保障能力
“十二五”期間,根據商飛公司大飛機項目和航空市場發展需要,適時進行兩場改擴建。
建設第四、五跑道,滿足航空運量和大飛機項目發展需要。“十二五”期間,浦東機場將啟動飛行區擴建工程,重點建設3800×60米的第四跑道和3400×60米的第五跑道。計劃2012年建成第四跑道,滿足航空運量增長和ARJ飛機量產試飛需要,2014年底建成第五跑道,滿足國產大飛機總裝試飛需要。
加快浦東機場設施改造,滿足中樞運營需求。適時對浦東機場T1航站樓、飛行區等設施進行大修改造,確保機場安全運行;適時啟動南航站區工程,滿足航空市場發展的需要。
虹橋機場適時維修和改造東跑道及東航站樓設施。虹橋機場迎賓三路于2011年建成并投運,與地鐵10號線共同構成便捷東西兩區聯絡的地面運輸系統。適時擴建T2航站樓南指廊;適時建設旅客過夜用房(北側),滿足旅客增長和航空公司機組的需要;開展T1航站樓改造和東跑道大修,以及虹橋機場東區市政設施維修改造等。
(四)基地航空公司加快向樞紐網絡型航空公司轉型
航空樞紐建設,基地航[3]轉型是關鍵。新東航進一步明確了“浦東做足、虹橋做精”的戰略定位,全力打造浦東樞紐,即浦東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客貨樞紐機場,全力建設以中樞輻射航班波為基礎的全網絡服務,虹橋機場主要服務于國內重點城市,輻射長三角地區,以建設“少而精”的國內高質量快線服務為主,做“中國服務最好、管理最精細、樞紐網絡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航空公司。
全力打造浦東樞紐。新東航“十二五”期間增加在上海的運力投放,力爭實現浦東機場運力投放年增長率14.1%左右,國內航點增長20%,國內航班周頻增長41%,抓住加入航空聯盟的機遇,推動國內與國際航線網絡的銜接,在浦東機場形成4進4出的航班波,朝向中樞-輻射航線運營模式加快轉型。
開辟中遠程國際航線。新東航集中力量加快國際中遠程航線發展,力爭國際航點數量增長22.4%,國際航班周頻增長60%,完善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夏威夷、溫哥華、多倫多、悉尼、墨爾本、巴黎、法蘭克福、漢堡、倫敦、阿姆斯特丹、羅馬、莫斯科、馬德里、迪拜、孟買、德里等航線建設,同時,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國際航線競爭力,完善高端客戶及商務客服務能力。
提高航班中轉效率。新東航優化航班編排,通過提升航班密度和厚度來加強競爭力,提高上海基地的中轉聯程服務,壓縮浦東機場最短中轉銜接時間MCT,積極開發中轉聯運產品,使得航空旅行更為便捷、高效;打造迪士尼等旅游產品,營造更為舒適、快捷的旅行品牌。
民營航空公司加快上海基地建設。春秋航空公司力爭2015年在虹橋的運力增加到30架飛機,浦東達到40架,在虹橋實現旅客吞吐量1090萬人次,兩場運送2550萬人次。同時,積極拓展國際航線,開拓東南亞等方向航班,服務于上海航空樞紐建設。吉祥航空公司到2015年達到58架飛機,建立起以上海始發至國內和地區、國際的航線網絡系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