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外向型經濟“十二五”發展規劃
四、“十二五”期間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主要措施
“十二五”期間,按照大開發促進大發展、建設開放陜西的思路,實行對內對外開放并舉,“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主要措施是:
——構建外向型產業支撐體系
發揮我省特色產業優勢,推動產業升級和集群化發展,著力提高產品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競爭力,構建外向型現代產業體系。整合現有科技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國內外資本、技術和先進設備,增強企業發展的外在動力。通過招商引資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強化產業孵化能力。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著力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在資源深加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太陽能光伏、環保產業等領域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集聚效應強、外向度高的跨國企業和重大項目落戶陜西,推動產業集群壯大和產業外向度提高。依托人文資源,積極引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優勢資本,激發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活力。發揮比較優勢,抓住世界產業重點向服務業轉移的機遇,大力承接國際高端服務業,加快商貿物流、金融、會展、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的招商引資,全面提升我省現代服務業在國內外產業分工中的地位。
——強化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
凡屬列入西部大開發鼓勵類產業目錄的企業,享受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所得,以及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所得,可依法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優惠。內資鼓勵類產業、外商投資鼓勵類產業及優勢產業的項目在總投資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免征關稅。對重大招商引資工業項目,優先調劑建設用地指標,安排用地預審、建設用地報批和供地審批等各項工作。工業用地出讓金最低標準,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10%—50%執行,適當降低開發園(區)建設用地的基準地價。支持各地政府參股建立與現代產業體系相關的產業投資平臺,支持各地產業投資平臺參股投資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外匯管理要積極拓展服務領域,采取多項措施,加大對縣域涉外經濟的扶持力度,支持縣域涉外經濟發展。簡化手續,減少環節,用足用好外匯管理政策,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支持陜西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要加大對涉外企業和銀行的政策培訓力度,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金融機構要優先支持招商引資大項目融資,要根據全省外向型經濟發展需要,創新金融產品,支持企業走出去和開拓國際市場。要創新質押擔保的方式,要擴大信用保險的規模,并降低相關費用。新增加1億元外向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企業走出去參展、開展國際認證、開拓國際市場。對外貿增量大、增長快和鼓勵類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的企業予以獎勵。對外向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予以支持,在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子女入學和醫療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對人均財政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出口退稅地方承擔部分由省財政承擔。
——推進口岸體系建設完善口岸功能
合理布局全省海關、檢驗檢疫機構,支持各市加快完善口岸服務體系,推進一類口岸開放步伐,力爭“十二五”期間新增2—3個陸路貨運口岸,形成以關中航空口岸為重點,以漢中、榆林口岸為兩翼,東有渭南、西有寶雞的縱橫貫通、布局合理、較為完整的口岸服務體系。加快西安國際港務區和綜合保稅區建設,盡快發揮國際港務區內陸港功能,為全省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現代綜合物流服務。支持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擴區增容,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出口加工區,吸納更多中小配套企業入駐,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提高加工貿易的增值率。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增設保稅倉庫、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使更多企業享受優惠政策,推動保稅貿易加快發展。繼續加大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營造快速暢通的交通環境,推動物聯網系統建設,建立通江達海、覆蓋全球的物流體系。提升高速公路主要收費站點的服務水平,提高高速公路承載能力,切實推進公路運輸提速增效,確保進出省主要通道暢通。加快支持開通我省到歐、美主要市場的貨運航線,促進我高技術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商品的出口。鐵路部門加快重點建設進度,合理調配運力,按照外貿優先原則確保進出口貨物暢通無阻。積極聯系開通西安直達沿海港口及赴歐“五定”專列,努力降低物流成本。
——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支持省級以上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外向型企業聚集區的公共技術平臺、公共培訓平臺和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按照“依托產業,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多元投入”的原則積極推進,建立健全公共服務平臺體系,不斷滿足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的需求。推進境外服務平臺建設,在海外建立由龍頭主導、企業捆綁、政府支持的投資貿易服務平臺,5年內,力爭使1000家外經貿企業參與我省設立境外服務平臺,基本形成覆蓋主要經貿合作伙伴的境外服務網絡。在境內外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境內外知名企業、我駐外領事館和商務機構三個層次中建立招商網絡。利用好現有的境內外商務招商代表處,在杭州、南京、深圳、廣州、北京、青島等地建立新的招商平臺,形成長期穩定的招商引資機制和渠道。以國內外知名會展和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為重點,舉辦和參與各類專業性活動,為全省招商引資搭平臺建渠道。建立和完善全省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平臺,推進貿易便利化。完善全省招商網絡平臺,推進網上招商,提高招商效率。
——大力實施外向型人才工程
全面落實《陜西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加快培養外向型經濟人才,既要開展學歷教育,又要開展繼續教育與專業培訓,還要選派年輕干部赴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和沿海地區掛職鍛煉。更加注重外向型人才引進,在全球范圍內,特別是在沿海地區引進一批外向型管理人才。研究完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創業發展和用人環境。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形成熟悉外向型經濟、熟悉現代產業管理、熟悉國際國內市場、會招商、懂營銷的一支10萬人的外向型經濟人才隊伍。
——加強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
建立省、市、縣三級政府一把手為組長的外向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開放工作的重大事項,加強統籌規劃,有針對性地指導各市區,協調各部門的開放工作,解決重大問題。各市縣要選配政治強、懂經貿的領導干部分管外向型經濟工作,要及時把熱愛和熟悉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優秀人才充實到關鍵崗位上來,進一步健全完善開放機構,形成上下對應、高效通暢的外向型經濟突破發展推進體制。
—— 建立外向型經濟考核體系
進一步完善外向型經濟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將外貿出口、利用外資和引進省外資金等主要指標納入縣以上各級政府的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加大考核權重。各相關部門圍繞發展外向型經濟制定的促進服務措施和工作落實情況,要納入部門年終考核指標體系。省政府每半年對外向型經濟主要指標進度情況進行通報,年終統一考核、加大獎懲力度。省級以上開發區、各專業化園區也要提出明確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目標規劃,并分解成年度目標,進行硬性考核。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特別是大中型國有企業,除特殊情況和客觀條件受限外都要明確外向度發展目標,納入年度考核內容,加大督促檢查,跟蹤問效,嚴格考核,兌現獎懲。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