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三)著力發展社會服務業
堅持“以人為本”,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的基礎上,用市場力量促進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非基本公共服務發展壯大,大力發展教育與培訓、醫療保健、體育和家庭服務等服務業,滿足群眾多樣化的社會服務需求。
1.教育與培訓服務業
在顯著提高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上海教育資源豐富、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較高的優勢,構建多層次、多元化教育培訓體系。力爭到2015年,集聚3000家以上教育培訓機構,合力打造20個行業性和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100個面向社會開放的實訓中心。
大力發展職業培訓。建立覆蓋對象廣泛、培訓形式多樣、管理運作規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職業培訓機制。發揮社會各類培訓資源作用,加快培養高素質技能勞動者。依托區縣政府、院校、企業,完善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機制。完善政府購買培訓成果機制。
完善發展繼續教育。有效整合各類學習資源,推動學校教育資源和社會教育資源雙向開放,構建學歷和非學歷并舉、職前職后貫通的繼續教育體系。完善市民終身學習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搭建開放性終身教育網絡學習和服務平臺。
加快發展外國留學生教育。建立示范性的外國留學生服務中心,建設“上海市外國留學生中國文化體驗基地”和“上海市外國留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制定相應準入與服務標準,為吸引更多的外國留學生來上海學習,提供較為完善的社會服務。
2.醫療保健服務業
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上海醫療資源豐富、臨床診療水平較高的優勢,服務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市場潛力大、體現差異化服務的醫療保健服務業,著力推進醫療保健服務業向國際化一流水平方向發展。
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鼓勵在基本醫療服務體系中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區域和專科引入社會資本,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療機構改制。逐步實行社會醫療機構在服務要素準入、醫保定點、科研立項、職稱評定、臨床重點學科和專科建設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待遇。
探索發展高端醫療服務。支持社會資本舉辦護理康復、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健康保健咨詢、醫療旅游、數字醫療等高端醫療服務機構。逐步縮小公立醫院特需床位規模,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合作舉辦獨立經營的高端醫療機構。
提升醫療服務國際化水平。推進上海國際醫學園和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建設,引進國際優質醫療資源,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化水平的高端醫療服務機構。大力發展商業醫療保險,積極推進本市醫療機構與國際醫療保險機構接軌,滿足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
專欄10國際醫學園區
“十二五”期間,上海重點發展兩個國際醫學園區。一是位于浦東周康地區的上海國際醫學園區,主要發展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高端腫瘤治療技術及其他高層次醫療服務、醫藥職業教育等產業。二是位于閔行華漕地區的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主要發展先進的專科醫療服務和打造醫療服務貿易平臺,引進數家國際醫院,做到醫技設備、公共服務、后勤保障、實驗平臺等設施集中設置和資源共享,培育上海醫療服務產業鏈。
3.體育產業
以滿足廣大市民強身健體需求為出發點,大力發展體育產業。體育產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國民經濟增速,基本形成包括健身休閑、競賽表演、體育服務貿易、體育用品等在內的產業體系。
優先發展體育健身休閑業。鼓勵體育場館、健身會所、體育組織等面向社會提供服務。支持品牌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對社會經營性體育設施實行規范有序開放。大力發展體育旅游業,積極培育品牌賽事觀賽旅游和體育休閑主題旅游。
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商業性賽事,鼓勵企業贊助體育賽事。推進有條件的運動項目職業化進程,支持社會資本投資職業俱樂部。引入高品質國外專業公司與機構,建立競賽表演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制度。
積極培育體育中介市場。支持社會資本興辦體育中介機構,發揮其在運動員流動、賽事推廣、贊助商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拓展體育咨詢、體育策劃、產權交易、品牌管理、公關服務等新型代理業務。吸引國際一流的體育經營公司在上海設立機構。
4.家庭服務業
滿足市民多層次生活需求,大力發展家政服務、社區服務、養老服務、病患陪護、家庭用品配送等家庭服務業。力爭到2015年,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人數達到30萬以上,培育一批模式創新、服務優質、內容豐富、服務長三角及全國的品牌連鎖家庭服務企業。
規范發展家政服務業。推動家政服務企業從中介制向員工制轉型,加強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實施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進一步加快家政服務領域地方標準的制訂和修訂,扶持培育品牌企業,發展標準化門店,建設家政服務網絡平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行業自律、管理協調作用。
發展社區服務業。建立社區服務業多元化投入機制,開發社會服務、社會保障、物業管理、餐飲、維修、便民商業等服務項目,推進司法矯正、青少年服務、社會福利等專項社工服務。推進街道社區生活服務中心建設,健全社區公共服務信息網絡,加大購買服務力度,建立社區服務業評估和統計指標體系。
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創新養老服務模式,拓展養老服務領域,推動新科技、新技術和新材料在養老服務中的應用。穩步推進機構養老服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吸引社會資本興辦養老服務機構,鼓勵多種方式建設養老設施。積極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身修養、安全救援等多樣化服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